新闻中心
“礼赞70年”系列报道⑦ 研究生教育:砥砺前行 谱写华章
发布时间: 2019-09-30 浏览:551

        树活十年枝叶茂,国至七旬盛世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校内迁70周年。七十年播种耕耘,春华秋实;七十年砥砺前行,弦歌不辍;七十年风雨兼程,铸就辉煌。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链的顶端,在我校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科研产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实现了类型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共同进步。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立健全,全面激发了研究生教育的活力;监督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备,强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在高质量的水平线上稳步发展。

“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规模稳步增长,结构逐渐优化

        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奋进共成长。我校研究生教育兆始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同祖国共成长。规模与结构,经过63年的发展壮大,学子遍中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招生规模看,1956年我校经原卫生部、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招收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仅4人;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药理学成为我校、也是我省省属学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2年我校招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仅1人。几十载厚积薄发,时至2019年,我校招收统招硕士研究生1493人,博士研究生116人,在校统招硕士研究生4264人,博士研究生343人,研究生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培养结构看,我校紧跟国家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研究生教育实施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转变的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构成比例也不断提高并逐步实现均衡增长。2019年统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比例已经达到58.14%,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结构进一步优化,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超过学术学位。2016年我校首次招收统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零的突破;至2019年,统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已上升至48人,占博士研究生比例达41.38%。统招博士研究生非定向考生比例和硕博连读生比例不断提高,博士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是国家首次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我校首次统筹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共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2人,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1人。

        从地缘结构看,2006年,有21名港澳台考生首次报考我校研究生,截至今日,共计招收150余名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来校学习。2014年,首次招收港澳台地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人;2018年,招收港澳台地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人。我校生源来自100余所高校,省外考生占1/4,研究生培养单位分布全国9个省市地区,培养单位数校内外也达到了50余个。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推进内涵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争先。2010年之后,经过了十年研究生教育的扩招发展,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学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推行全面综合改革,积极深化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成就不断涌现,呈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繁荣景象。

        招生制度逐步完善。首先是改进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形式,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从2017年开始,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其次是健全招生选拔机制。坚持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优化初试、强化复试,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最后是完善招生选拔办法。实施了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涉及招生计划分配、实行“申请—考核”制、改革硕博连读机制等方面。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各层次研究生生源充足、质量较高,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13年,我校正式成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点,考点建设不断加强,连续6年安全、平稳、高质量地承担研究生报考点任务。

        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每3年修订1次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我校实际,遴选优化课程体系。多次修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条例,加强课程教学管理。自2015年以来,已立项建设16门研究生精品开放课程,多门课程实现网络授课。2018年首次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通过评教有效推进了教学相长,质量提高。

        导师水平显著提升。学校在导师资格遴选的基础上,严格导师招生资格认定,确保招生导师的资格和水平。2012年,首次对56个培养单位的1150名研究生导师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产出状况”调查,为导师工作提供量化基础。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坚持把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注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倡导导师树立全面育人观,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并贯穿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从根本上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全方位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在制度层面,积极推动制定导师责任制清单,加强导师考核;在激励表彰层面,通过每两年一次的研究生思政工作会议评选表彰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树立典型。

        科研产出不断涌现。通过学制改革,确保研究生早接触科研和临床;实施“转化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和“卓越博士生提升计划”,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广大研究生全面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SCI文章数逐年提升,研究生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新英格兰》《自然遗传》等世界顶尖医学杂志上,对学校科研产出的贡献度达到70%左右,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3年,博士论文《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学校首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读博士生中,学业期间就有人取得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突出成绩。

        基地建设成绩优异。2007年,“生物医药工程”成为首批我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13年,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获批教育厅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这些有效推进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升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国际视野不断拓展。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2010年,开始选派研究生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2012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首次来校选拔硕士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此后每年,均有合作学校来校选拔在读研究生。2014年以来实施“卓越博士生提升计划”,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博士生由学校给予资助,前往国外学习一年,开阔博士生国际视野。 

        在学校“一训三风”的引领和培养体系支撑下,我校研究生先后获得“安徽省十佳青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省大运会记录保持者”等一系列荣誉。我校培养毕业的研究生分布在祖国各地,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安徽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奖助体系完善,学生利益保障

        不忘初心跟党走,鼓足干劲谋保障。2014年秋季学期起,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指导下,大部分研究生免费读研的历史被改写,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引导下逐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等研究生培养机构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我校迅速响应,积极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努力构建“奖优、助困、酬劳”有机结合的“差异化动态激励机制”,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和“四助”三大版块格局。

        奖学金版块覆盖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校研究生奖学金以及其他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版块包括:国家助学金、校助学金以及其他专项助学金和研究生困难补助;研究生“四助”津贴在助教、助研、助管之外,设立了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助医岗位。我校通过设置各类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岗位等,吸引高素质人才接受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备、覆盖全面、引领有效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逐步建立,正如茸茸细雨、暖暖南风一般,帮助我校研究生学子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科研和临床,更让愿意努力、学有所成的学子获得肯定、受到激励。这些是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最好实证,是确保研究生潜心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动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严格过程监控,完备评价体系

        不忘初心跟党走,稳扎稳打抓落实。我们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精神,稳扎稳打、狠抓落实,为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下,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不断强化培养过程监控,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多纬度的政策和举措引导下,取得显著成效。

        研究生教育过程监控方面,一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精品开放课程,全面启动研究生无记名网上教学评价系统;二是积极落实分类培养要求,修订完成科学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三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督,重点关注研究生培养计划是否如期完成、课题变动、学业预警、教学实践、临床实践、答辩资格审查、论文质量评定等;四是建立研究生培养督导委员会,加强过程督导;五是完善临床专硕研究生分流机制。在国家和省内政策引导下,对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专硕研究生采取转学术学位研究生、退学等多渠道的分流举措,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实施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公正、科学评价,并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了“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考察。同时,以研究生综合素质评定为基础,开展各项评奖评优工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校正处在全面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处于深化巩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力时期。走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研究生学院 杨娟)